配资台 绵阳:从“磁性材料”到“磁性材料和电机”,新增“电机”二字意在何处?
7月15日上午配资台,绵阳科技城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局(下称“绵阳科技城工数局”)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多次响起,一个新的园区成为许多外地企业的咨询热点。
\n几天前的7月11日,在中国(绵阳)科技城磁性材料和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绵阳正式对外推介总面积2400亩的磁性材料和电机产业园,启动中国(绵阳)科技城磁性材料和电机产业集群建设。
\n发展磁性材料产业,绵阳已有多年基础——此前举行的类似大会、布局的产业基地均以“磁性材料”为名。本次大会以及新设立的园区,名称中为何要新增“电机”二字?
\n视野更广阔
\n在全国产业版图中重塑四川优势
\n在中国(绵阳)科技城磁性材料和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做专项推介的,还有一位“客人”——凉山州冕宁县县长范洪春。
\n正是依托冕宁的稀土资源,绵阳大力发展磁性材料产业,如今已成为行业的“后起之秀”——目前已拥有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等30余家磁材企业和科研院所,其中巨星永磁目标是年产10万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这一产能目标在全国同行中位列前茅。
\n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受访者供图
\n随着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磁性材料产业的应用空间也在不断拓展。
\n敏锐地发现行业新动向后,绵阳对磁性材料产业的发展思路也进行了调整。在6月举行的全市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推进大会上,绵阳明确了重点产业建圈强链“587”产业体系。其中,“5”和“8”分别对应省上为绵阳定位的5条主要承载地产业链、8条协同发展地产业链,而“7”是绵阳在前者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筛选确定的7条特色产业新赛道,其中就包括磁性材料和电机产业。
\n对此,绵阳的思路非常清晰:从稀土资源到磁性材料,这是产业发展的“上半场”,而“下半场”的关键就在于完善产业链,推动材料向产品组件的延伸,这样才能打造出“西部磁都”。
\n在磁性材料众多应用产品中,绵阳将目标锁定在电机上。据估计,一台新能源汽车约需2.5公斤磁钢,每台工业机器人会用到约3.5公斤磁钢,主要用于驱动电机、伺服电机等领域。
\n这一点也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材料产业是将资源转化为材料,下游是将器件变成组件、变为设备,越往下游,带动效应越明显。”巨星永磁常务副总经理黄浩说。目前,该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内某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供应链,据估计,每台新能源汽车电机中磁性材料占比达30%。
\n基础更牢固
\n以产业为纽带发挥科研与资源优势
\n“这几年我每年都会来绵阳,这里的磁性材料产业发展形势很好。”在出席与高质量发展大会同一天举行的中国(绵阳)科技城磁性材料和电机产业协同创新合作恳谈会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说。
\n以往,吸引他来绵阳的主要是中国电科九所。作为国内应用磁学领域的权威机构,该所拥有新型磁性材料、磁拓扑结构等行业领先的技术,影响力较大。而近年来,他也关注到绵阳相关产业的快速崛起。
\n有科研技术、有矿产资源,绵阳由此加大产业链建设力度,包括巨星永磁在内的一批企业的到来,在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磁性材料产业体系。其中巨星永磁一期年产2.5万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建成后,打破了四川没有万吨级磁性材料生产基地的历史。
\n作为中国科技城,注重科研与产品创新是绵阳产业的一个特点。
\n在中国(绵阳)科技城磁性材料和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款平面各向异性金属磁粉芯材料发布,高磁导率、低损耗、耐高温的金属磁粉芯材料能够满足高频化、小型化、高效能的设备需求。巨星永磁则带来了一款磁钢产品,在保持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无需添加重稀土元素,可降低产品成本5%—10%。
\n中国(绵阳)科技城磁性材料和电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付乔崧 摄
\n绵阳“借智”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地。通过加强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合作,绵阳计划围绕磁性材料和电机产业建设研究院或创新中心,推动更大范围内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绵阳转化落地。
\n针对产业发展的不足,包括产业链条不长、延链补链任务艰巨、吸附辐射作用不足等,今年以来,绵阳已多次到浙江宁波等地开展专项对接,推动相关产业招引活动。而为更好承接相关产业集聚,绵阳连片规划了2400亩磁性材料和电机产业园。
\n“我们正在围绕产业链图谱‘短弱缺’环节,制定支持产业链发展专项政策,吸引永磁电机等重点企业和行业龙头来绵投资,构建‘磁材研发—器件研制—电机制造’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磁性材料与电机产业串珠成链、集链成群,助力绵阳建设‘西部磁都’。”绵阳科技城工数局相关负责人说,力争到2027年,绵阳培育磁性材料和电机规上企业30家,产值超110亿元。
\n创新更活跃
\n产业链新政策促进研发与应用双向奔赴
\n“我们的人形机器人有71个关节,目前正在进行扩产,对磁性材料需求正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高精度和小型化方面要求比较高。”在恳谈会上,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颜进提出需求,马上被绵阳科技城工数局相关工作人员记录下来,准备与相关企业对接。
\n绵阳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处于全省前列,机器人产业也是绵阳新确定的7条特色产业新赛道之一。机器人关节中的伺服电机等会用到磁性材料,因此,电机成为磁材料产业与机器人产业合作的“焦点”。
\n这也得到李卫院士的认可:“包括机器人在内,许多创新产品研发对磁性材料有需求,这些敏捷交付的产品既要快速,批量又小,可以通过搭建创新平台来提供支持,实现聚焦。”
\n事实上,两条特色产业新赛道的合作正在绵阳加速涌现。
\n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的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配套企业,当前公司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业,其中热管理集成及其零部件、电子水泵等都需要磁性材料,同时该公司也启动了机器人关节生产线,对磁性材料的需求会不断增长。
\n值得注意的是,7月9日,该公司与一家机器人企业合作,引入具身机器人到生产线“上岗”。机器人可以“双手”提起盒子,再精准放入架子,胜任部分货物搬运工作,特别是可以精准识别货物信息,自主规划最优路径,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物流运输稳定性。该公司精密液压事业部总监、工程中心主任邓扬介绍:“通用具身机器人的引入,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持,未来还将继续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n更多的磁性材料应用也在筹备中。在西南交通大学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邓自刚看来,磁浮交通时速可达500—1000千米,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目前该实验室正与巨星永磁合作,在绵阳打造一条700米长的示范项目。“仅钕铁硼磁轨一项,1米轨道就需要约100公斤永磁体,一旦该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将给磁性材料带来更广大的应用空间。”
\n原标题:绵阳:从“磁性材料”到“磁性材料和电机”配资台,新增电机二字意在何处
汇融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